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基本概况

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基本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7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8304

标签:

摘要: 西北内陆干旱区 第一个亚区 第二个亚区 第三个亚区 相关链接 西北内陆干旱区 西北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和甘肃的部分地区。因为深处内陆,除东部内蒙古的草原地区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西部山地受西风带作用明显外,其他地区基本不受季风影...

西北内陆干旱区

西北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和甘肃的部分地区。因为深处内陆,除东部内蒙古的草原地区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西部山地受西风带作用明显外,其他地区基本不受季风影响。区内除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流外,其余都是内陆河流(伊犁河注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区内湖泊广布,大多为内陆盐湖。本区根据地形、景观和水热条件的差异,再划分为3个亚区。

第一个亚区

内蒙古草原-荒漠草原干旱区区内均为内陆水系,河流短小,一般注人尾闾湖泊或消失于荒漠。本区地处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干燥指数在6〜12之间,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00〜300mm,局部地区可达400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年际变差大。本区地表径流较少,年径流深一般为5〜50mm,局部地区可超过100mm。乌兰察布市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则不足5mm。

本区河流大都具有春、夏两汛,径流的年际变化较降水更为剧烈,部分地区径流变差系数可大于1.0。内陆型湖泊星罗棋布,且多为盐湖。季节性河流和小泡子广布,是牧业的重要基础。区内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气候增温使区内的干燥度进一步增加,干旱化倾向明显。牧业的发展应适度控制规模,过牧和过垦都会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区内水文循环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亚区

内陆沙漠极端干旱区本区地处中温带极端干旱内陆气候区,分布有中国五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沙漠和戈壁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区内代表性河流有塔里木河、黑河、玛纳斯河等,多为山区的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补给,具有春夏两汛。发源于山地的小型河流众多。沙漠中广泛分布有沙丘和湖泊。年干燥指数均大于10,大多数地区大于16。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小于50mm,塔里木盆地中心甚至小于20mm,然而山区降水可达到400mm,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降水的年内年际变率极大,盆地的降水基本不能产流。区内山地为径流形成带,而盆地则为径流散失带。因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水文循环的典型特征是:产汇流过程起源于山区,河流出山口后进人绿洲,产生最主要的水分耗散后,将盐分和矿物质经下游河道输人尾闾湖泊。绿洲农业是本区的重要自然地理特征,不合理的绿洲开发导致河流断流和湖泊消失,引发的水-生态-经济矛盾突出。实现本区河流、绿洲和生态健康协调发展,适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控制绿洲规模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三个亚区

内陆高山冷湿多水区本区位于中国西北部,主要包括天山和阿尔泰山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但由于山体高大,能截获较多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是中亚众多国际河流和中国新疆很多内陆河流的发源地。年干燥指数在2〜12之间,山区年降水量为800〜1000mm,在托木尔峰南坡西琼台兰冰川粒雪盆地中可达800〜1500mm。

本区特点是许多高山都常年积雪,并发育众多冰川,是干旱区的湿岛和水源地。天山的冰川面积达9200km2,阿尔泰山冰川面积仅290km2。冰川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源。冰川融水对河流的补给比重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总的趋势为随着气候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天山北坡中山带夏季降雨较多,冰川融水对河流补给的比重较小。如乌鲁木齐河,仅占年径流的10%。天山南坡西段,冰川规模较大,中低山区又比较干燥,冰川融水补给增加到50%以上,其中最多的木扎提河,可达81%。本区径流分布与降水分布的趋势基本一致,从天山西部托木尔峰到东部的哈尔力克山,径流深从600mm以上减少到50〜200mm。以常年积雪和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小;以季节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的河流,春季径流大,径流年际变化也较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径流年际变化不大。本区属于气候变化敏感区,近几十年冰川消融加速对河流水文以及绿洲用水产生影响,小规模冰川哺育的绿洲的可持续性将面临威胁。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