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的农业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成都平原的农业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6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935

标签:

摘要: 成都平原的农业发展的历程。成都平原是我国古代主要农业区之一。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是蜀人。蜀人是氐弟的一支,早期居于峨江上游,以后南下进入成都平原。大约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蜀王杜宇“教民务农”,“以汶山为畜牧”。成都平原开始进入旱地农业阶段。战...

成都平原的农业发展的历程。成都平原是我国古代主要农业区之一。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是蜀人。蜀人是氐弟的一支,早期居于峨江上游,以后南下进入成都平原。大约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蜀王杜宇“教民务农”,“以汶山为畜牧”。成都平原开始进入旱地农业阶段。战国时期蜀王开明又在成都平原发展了水田。通过杜宇、开明两代的经营,成都平原这一小块旱地、水田、池泽斑驳交错的小块农区,终于建立起来了。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蔬食果实之饶”。

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已是富饶之地,为秦国所垂涎。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蜀,后置蜀郡。前308年秦司马错率巴蜀众10万,大船万艘,米600万斛,顺江而下伐楚。可见当时成都平原农业基础的雄厚。秦惠王时还向蜀移民,迁人临邛的赵国卓氏和山东程氏,发展了蜀地的冶铁业,将中原先进的铁制农具带人蜀地,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修,奠定了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的基础。“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东晋南朝时, 时人仍称“民物殷阜,蜀土安说”。粮食生产发达带动其他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远方商人多至蜀土,资货或有值数百万者”。时“梁、益二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聚蓄,多者致万金”。北周时,蜀土饶沃殷富,已成为“军国所资”,武帝之所以灭北齐,大约亦受惠于此。唐代前期在川西平原上大兴水利,“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于是蜀地“人富粟多”,“土腴谷羡”。唐时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莫不取于蜀。安史之乱,中原衣冠士庶大批人蜀,“道路相望,村坊市肆与蜀人杂居,其升合斗储皆求蜀人”。这无疑是给成都平原的粮食供应增加了很大压力。于是只有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产量才是唯一出路。畲田的大规模出现正在这个时候。

五代时期割据四川的前后蜀政权府库充实,粮食价格下降至“斗米三钱”。后唐平蜀时,得储粮253万石。小小蜀国竟有如此多的储备粮正是农业经济十分发达的反映。宋代在四川地区大修水利,唐代以来旧设水利工程基本修复。同时由于人口增加,荒闲地均已垦辟,耕地不足的矛盾开始出现,唯有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复种指数当在130%〜150%左右。《宋史•地理志》说成都平原的农业是“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自13世纪开始的宋蒙战争,使成都平原的农业受到严重摧残。蒙古兵的屠戮,使“西川之人,十丧七八……昔之通都大邑,今为瓦砾之场;昔之沃壤奥区,今为膏血之地。青烟弥路,白骨成丘,哀恫贯心,疮痏满目”。农业人口损 失殆尽,田土荒芜,五谷难收。

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农业人口增加,再加上水利设施的修复,农业渐有恢复。到明末四川又遭一次严重兵灾,人口大量死亡。清初康熙年间,蜀土“类皆一目荒凉,萧条百里,惟见万岭云连,不闻鸡鸣犬吠,伤心蒿目,无过此者”。于是出现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又大兴水利,大致到了乾隆年间,川西盆地的农业再度兴盛,成为全国粮价最贱的产米之乡。

综观成都平原农业发展历程,自然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也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历史时期历经战火的创伤以及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的过程。但只要有一定的政治稳定时期,由于其水利条件优越,特别是经元明清三代反复修建的都江堰工程,水利效益不断提高,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2000多年来唯一长期保持稳高产的主要农业区。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