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1906

标签:

摘要: 一、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上述新构造运动形成的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格局,奠定了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进而影响到中国史前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分布。中国西部青藏高原高寒区和西北部新干旱区,深居亚洲大陆的腹地,大陆性干旱气候一直居统治地位。更新世时,高山冰川...

一、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上述新构造运动形成的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格局,奠定了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进而影响到中国史前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分布。中国西部青藏高原高寒区和西北部新干旱区,深居亚洲大陆的腹地,大陆性干旱气候一直居统治地位。更新世时,高山冰川作用明显,气候寒冷,人迹罕到。而东部季风区的环境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从旧石器时代起,就一直是史前时期古人类和古文化遗存最主要的分布地带。

故中国东部古环境气候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史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中国史前时期气候的演变,除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外,同时还受到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中,秦岭以北地区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最直接,第四纪气候变化也较明显。故对这一区域史前气候变迁的研究,具有某种程度的代表性意义。

(一)旧石器时代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旧石器时代(更新世)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即冰期、间冰期的更替。所谓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表现为极地冰盖和高山冰川规模扩大和增厚,引起生物的迁徙和部分绝灭。间冰期则是间于两次冰期间的温暖时期,表现为冰川消融和大规模后退,河湖发育,生物繁茂。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地层中留下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和相应的动植物化石。第四纪地质学通过对古冰川堆积物和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序列和次数,基本搞清了史前时期冰川古气候演变过程的基本框架。

世界经典的冰期序列划分是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学者们曾将这里的更世时期划出的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成为世界各地比较的标准。我国东部的冰川古气候的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20年前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太行山、大同等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在庐山、天目山、黄山和云南点苍山等在有所发现,从而确定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奠定了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础。之后,许多学者又对第四纪古气候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后确定了龙川、鄱阳、大姑、庐山、大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70年代,杨子赓等人通过对河北平原若干钻孔岩心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的存在。上述研究基本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序列,并可和欧洲冰期划分方案相对应。

哺乳动物的大规模迁徙事件也是第四纪气候演变的重要证据。冰川的研究奠定了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础,但由于在典型的冰川作用区如阿尔卑斯山地区,较新的冰川作用往往破坏了较老的冰川作用遗迹,因而难以在一个典型剖面或典型地区完整而可靠地得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全部历史。而我国丰厚的黄土堆积中保存了大量的古气候信息,特别是黄土、古土壤在地层中交替出现是气候冷暖旋回的反映,故我国完整的黄土沉积是研究第四纪古气候的理想之地。近20年来,我国学者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堆积系列进行了多次研究。其中,刘东生等在陕西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的离石黄土中划分出14层古土壤和13层黄土,这27层黄土——古土壤堆积系列,记录了70万年以来的黄土高原的27次干冷—暖湿的交替。近年来,丁仲礼等人,在大范围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地黄土的土壤地层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沉积中共划分出37个土壤地层单位(一个土壤地层单位由一层古土壤和下伏黄土组成),表明250 万年来共发生了37次冷暖气候交替。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复原中国第四纪古气候的变迁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石器时代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从距今约一万年前后的全新世之初开始,人类文化迈进了新石器时代。全球气候也普遍向温暖的方向发展,表现为冰川和冰盖大规模消融或后退,进入冰后期。

冰后期的气候划分方案以挪威学者布列特(A.Blytt )和瑞典学者色尔南德(R.Sernander)的布列特——色尔南德方案最为典型。他们根据北欧沼泽沉积层中的植物化石和孢粉研究,将冰后期划分为五个气候期,成为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划分方案和对比标准。

在大体说来,华北区的新石器时代的气候的变化可分为三大时期:

1.升温期

约10000±~9000±B.P,相当于国际气候分期的前北方期和考古分期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东北区喜冷猛犸象、披毛犀等已绝灭,东北南部和华北广大地区普遍发育了以松、栎、蒿、菊为主的针阔叶混交疏林草原,显示出气温开始由干凉向温凉转变。但大部分时间内仍较干凉,估计年均温比现代稍低。人类开始由山麓高地向平原地带转移,走出岩洞,营建聚落。华北和华南都开始出现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文化,原始农业处于萌发时期。

2.最暖期

约9000±~5000±B.P,相当于国际气候分期的北方期、大西洋期及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华北地区出现了以栎、榆、柳等落叶阔叶树为主的森林草原,还发现有现在主要生存在长江流域的竹鼠、獐、豪猪等。总的状况是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可能好于今天,估计年均温高于现代2 ℃左右。依据环境气候与文化的演变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

前段(9000±~7000±B.P),相当于黄河中游的前仰韶时期。植被是以松、栎、蒿为主的针阔叶混交疏林草原,显示出气温进一步回升,大体与现今气温接近,其间有过冷暖波动。适应这一时期的环境气候特点,东北、华北、华中区的前仰韶时期诸文化迅速出现,并初步形成了粟作和稻作农业两大文化体系,原始农业处于初步发展和发展时期。

中段(7000±~6000±B.P),相当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早期阶段。植被多为以十字花科为主的中生草原和以松、蒿、藜为主的森林草原,其间的气候虽可能有过冷暖波动,但总的状况是温和半湿润,水热条件好于现代。各地区仰韶时期诸文化迅速地发展和发达起来,遗址密度大大增加。

后段(6000±~5000±B.P),相当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中、晚期。华北区大部分时间内的植被是以栎等阔叶树为主的森林草原,气温上升到全新世以来的最高点。黄河中、下游仰韶时期诸文化的发展进入最繁荣的鼎盛阶段,人类文化的向北方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迁徙也达到了高潮,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降温期

约5000±~4000±B.P,相当于国际气候分期的亚北方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区的植被变为以栎、松、蒿为主的针阔叶混交疏林草原,还发现较多适宜于草原环境的斑鹿、牛、鼢鼠、羊等种类。表明气温下降,开始向干凉的方向发展,估计年均温大体与现代接近。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各地文化间的交流与影响不断增强,文化进一步发展,原始农业处于兴盛时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型铜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龙山时期诸文化中,普遍出现了原始城堡。依据环境气候和人类文化发展变化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段(5000±~4500±B.P),约相当于黄河中游的龙山时代早期。华北区的植被是以栎、松、蒿为主的针阔叶混交疏林草原,反映出气温开始下降,并向干凉的方向发展。由于气温的下降,西北方的常山下层文化开始向东南移动,东北的小河沿文化向南迁徙。

后段(4500±~4000±B.P),约相当于黄河中游的龙山时代晚期。华北区的植被变为以松、栎、蒿为主的疏林草原,表明气温继续下降,进一步向凉干方向发展。干凉的气候,迫使西北和北方的文化大规模向东南和南方迁徙,进一步加快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