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关内移民的性别比例

中国近代关内移民的性别比例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525

标签:

摘要: 性别结构 相关链接 性别结构 人口的性别结构,也称人口性别比,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内,男女两性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近代关内移民的性别构成比较单一,以男性为主,移民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性远远大于女性。 清代进人东北的移民,其性别构成无资料统计,但...

性别结构

人口的性别结构,也称人口性别比,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内,男女两性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近代关内移民的性别构成比较单一,以男性为主,移民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性远远大于女性。

清代进人东北的移民,其性别构成无资料统计,但如前所述,清政府严禁携带家眷出关,到1878年禁止汉族妇女出关的禁令才被解除。加之,这一时期多为季节性移民,大都春来秋返,不带眷属,只身“闯关东”。由此,可以断定,在解禁后的长时期里,进人东北的移民多为单身青壮年男性,妇女所占比例极小。

民国时期,关于移民的性别比例才有了比较详细的统计数据。

表11921~1927年大连登岸之关内移民性别比率表

年份

 

男子

女子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921年

195,160

94.8

13,780

5.2

1922年

189,990

93.0

14,409

7.0

1923年

197,583

92.8

15,408

7.2

1924年

197,244

93.5

13,699

6.5

1925年

213,502

92.1

18,539

7.9

1926年

265,213

89.8

33,506

11.2

1927年

477,860

80.1

118,685

19.9

上表是1921~1927年在大连登陆移民的性别分配统计表。由表中可以看出,在1921~1927年的7年时间里,男性移民比例最高时为94.8%,最低时也达到80.1%,而女性移民比例最高时为19.9%,最低时仅为5.2%。可见,移民的性别分配,男性的比例偏高,占绝对优势。

女性移民数量少,还可以从东北定居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上看出来。性别比通常用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来表示,如大于100,则表示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人数。一般来讲,人口性别基本是平衡的,世界上人口性别率高于110或低于90的国家是极少数。但近代东北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却居高不下。

九一八事变后,在移人东北的关内移民中,全家移居的少,单身男性青壮年比例增大。这是由于,事变后日伪吸收的移民多以劳务移民为主,加之对移民实行“质”的选别和量的限制,因而在其招募的移民中,绝大多数都是体格健壮的单身男性,即使是有家眷的移民,出于安全考虑,也多不敢把家属带往东北。据1935年满铁经济调查所提供的关内移民配偶状况的典型材料计算,在进入东三省的关内移民中,单身男性占91.7%,女性仅占8.3%,这就使得移民的性别构成,男性比例加大。

表1民国时期东三省人口性别比率统计表

年份

1912

1928

1937

1941

1943

1945

性别比

125.50

127.13

127.96

128.20

128.20

128.20

上表是民国时期东三省性别比调查表。由表中可见,民国元年性别比为125.50,1928年为127.13。而九一八事变后的1937年、1941年、1943年、1945年的性别比均超过事变前。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对关内移民限制政策的取消,大批劳动者进人东北,使人口的性别比例增大。特别是城市、工矿区、山区、林区,其性别比更是高得惊人。1940年,辽宁省城市的性别比为165.7,本溪市竟高达259.6;1932~1940年,长春市的性别比历年都在140以上,最高年份(1940年)达166.9;吉林市历年也在135以上,最高年份(1932年)达157.5。而抚松、安图等山区、林区,1932年性别比竟达到211.7和232.9,男性人口超过女性人口1倍以上。越是东三省的北部,男子越多于女子,这主要是日本在北部边境一带搞所谓的“振兴”、“备战”,军事劳务移民较多的缘故,并且越是移民集中的地方,性别比例失调的状况越严重。可见,九一八事变后,女子的比率大大降低了。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