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十六国及东晋时期的政治概况

西晋、十六国及东晋时期的政治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5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2166

标签:

摘要: 魏自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政变以来,政权实已为司马懿父子所操纵。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子司马炎废除魏帝,自立为皇帝(晋武帝),建立了晋朝(西晋)。不久又灭吴,完成全国统一大业。 晋统一全国后,政治上曾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以促进生产,安定社会,故一...

魏自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政变以来,政权实已为司马懿父子所操纵。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子司马炎废除魏帝,自立为皇帝(晋武帝),建立了晋朝(西晋)。不久又灭吴,完成全国统一大业。

晋统一全国后,政治上曾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以促进生产,安定社会,故一度也出现太康年间的繁荣景象。

据史料记载,当时主要的政治措施,大约有以下几点。
1.减免兵役,使农民得以专力从事农业生产。
2.废除屯田制,实行占田制及课田制,鼓励农民发展生产。
3.调整陚税制度,以利发展农业生产。
4.对王公官吏实行限田,以制约土地兼并。
5.积极增殖人口。
6.恢复分封制,封建皇族二十七人为王。还设五等爵,分封异姓士族。
7.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以保障士族的政治特权,并强调门阀。
以上便是晋初的重大政治措施。前五项对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统治秩序,发挥了一定的效果。后两项措施,却潜伏了重大危机。特别是分封制,更为“八王之乱”准备了条件。

经过晋初的努力,出现了太康年间的繁荣。不过好景不长,晋武帝去世不久,即因宫廷内部权势之争,而爆发了“八王之乱”,形成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致又由短暂的统一,再次走向长时间的分裂。

西晋的黑暗统治,激起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纷纷反抗,建立了各自割据的政权。他们之间不断发生战争,生产遭到大破坏,城市受到战火摧残,整个北方又再次坠入大纷乱的深渊。自西晋末直到北魏统一北方的前夕,这一百三、四十年,北部中国实已形成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由于这些割据政权主要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故史家称这段历史时期为“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指匈奴、鲜卑、氐、羌、羯五个少数民族。“十六国”,即汉(后为前赵)、后赵、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夏、前秦、后秦、西秦、前凉、后凉、南凉、西凉 及成汉。

十六国时代,北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形成错综复杂和极其尖锐的形势。北部中国在这一片混乱中,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民死亡相藉,流散各方。魏晋当日在中原及关中经营的基础,亦荡然无存,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看到,通过这番大混乱,却加速了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进程,使我国各民族的结合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十六国虽系少数民族的割据政权,但他们为了赢得汉族士族的支持,多吸收了一些士族代表人物参政,有的甚至自认有汉族血统关系,以减少汉族反抗。他们在汉族士族帮助下,吸取汉族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必要的政治制度,以图维护其统治地位。他们在政治上虽接受了某些汉族封建政治制度的传统,可是军事上犹保持游牧民族部落组织传统的特色,故战争中烧杀掠夺,破坏性很大,其中尤以匈奴族及羯族为甚。

总的看,十六国时代是个大动乱、大破坏的时代,纵然有些割据政权,在汉族士族帮助下,政治上略采取过某些稳定统治的权宜措施,实质上只不过因袭汉族封建政治传统故技而已,并无什么新建树可言。

与十六国遥相对峙的是东晋政权。这个偏安江左的政权,是以北方士族为主,结合南方士族的支持,而共同建立的。

晋怀帝任命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坐镇建邺。公元317年被推为晋王,次年称帝(东晋之帝),建立了东晋王朝。

由于政权控制在士族手中,士族腐朽风气对朝政影响极大。他们计较眼前利害,但求苟且偷安,保持士族既得的权利,过着骄侈淫逸的生活,并无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所以东晋时期,在政治上实为苟安无所作为的时代。

士族门阀集团是个腐败不堪的集团,内部权利之争甚为尖锐,帝室与这个集团的大豪族也是矛盾重重。东晋的统治集团,对人民压迫剥削尤为深重,统治与被统治两个阶级的矛盾到东晋末更是白热化了。在农民起义过程中,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更加激化,而致互相残杀。经过内外的打击,东晋政权卒致为出身寒门的刘裕建立的宋朝所替代。

北魏统一北方,刘宋取代东晋。从此,中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又进入南北朝对峙的新历程,也就是由长达一个世纪的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过渡历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过渡,至隋文帝杨坚始统一全国。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