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

我国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4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7265

标签:

摘要: 地下水形成的地理条件 相关链接 地下水形成的地理条件 地下水是由不同的补给来源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通过各种途径渗人补给形成。这些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等。一般而言,地下水的人渗补给是多源性的,如大气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河川径流补...

地下水形成的地理条件

地下水是由不同的补给来源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通过各种途径渗人补给形成。这些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等。一般而言,地下水的人渗补给是多源性的,如大气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河川径流补给、沼泽湖泊补给、灌溉回归水补给、冻土融冻水补给和沙漠凝结水补给等。其中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对地下水补给的过程,是在上述自身也在变化着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再分配,它们起着加强或削弱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因此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总的来说,我国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受控于自然地理条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山川纵横,江河湖泽众多,从西到东,地势高低悬殊,西高东低,地形变化万千。从南到北,跨越几个气候带,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各地气候特点因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的不同,呈现很大的差异。昆仑山一秦岭一线,从西到东横亘我国中部,这条高大的山脉冬季阻挡了西北向南袭来的寒冷气团,夏季又阻挡了东南暖湿空气的北进,这一界线成为我国地理景观、地质发展历史的南北分界,也成为我国区域水文地质规律的南北分界,由此造成我国地下水形成和分布有着南北不同的特征,如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地形条件直接影响和控制着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以及埋藏和储存条件,如分布在北方广大的盆地和平原,为地下水提供了巨大的储存空间,也为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埋藏和分布在各大平原和盆地的地下水可采资源就占北方地下水可采资源的70%左右。山地高度变化造成气候的垂直分异,从而间接地影响地下水的补给。例如,我国低纬度、高海拔山区的多年冻土区,其冻结地下水就是直接受地形高度的控制,西北干旱地区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山地年降水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从而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

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大小、降水量的地区分布、降雨强度的大小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对地下水的人渗补给量,降水量的区域分布,导致地下水形成和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看,在降水量200mm等值线以东,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即大气降水补给量占总补给量的50%以上),以西则以地表水补给为主。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