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鄱阳湖

中国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鄱阳湖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7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8074

标签:

摘要: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集水盆地,洪水期间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湖盆为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全新世开始湖盆虽逐渐下沉,但由于泥沙沉积量与湖盆下沉量基本平衡,故仍呈现为河网切割的地貌景观。 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在江西省已发现...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集水盆地,洪水期间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湖盆为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全新世开始湖盆虽逐渐下沉,但由于泥沙沉积量与湖盆下沉量基本平衡,故仍呈现为河网切割的地貌景观。

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在江西省已发现的6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1%在湖区周围的南昌、九江、波阳、进贤等市县境内。公元前201年至公元421年曾在今鄱阳湖中心设置过鄴阳县,经考古发掘,证明故城在今鄱阳湖中心的四山,其周围还有彭泽、海昏等县,所辖土地也有部分在今鄱阳湖中。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记载,余水、鄱水(今鄱江)、缭水(今缭江)均在鄴阳县境注入赣江,赣江又北出婴子口注人当时的彭蠡泽,即今鄱阳北湖。可见在5世纪50年代以前,鄱阳南湖地区并不存在庞大的水体,而是地势低平、河网切割的湖积平原,而郯阳县为河网交汇的中心。

以往有人因鄱阳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泽之称,即认为古代彭蠡泽即今鄱阳湖。这是不正确的。彭蠡古泽的形成与古长江在九江盆地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更新世中期,长江出武穴后,主泓经太白湖、龙感湖、下仓浦至望江县,与从武穴南流人九江盆地南缘的长江汊道会合。这一地带就是先秦地理著作《禹贡》中的“彭蠡”。这时的彭蠡可能是一种水陆相间、水流纵横、草木丛生、候鸟栖居的河流洪泛盆地环境,所以《禹贡》说“彭蠡既潴,阳鸟攸居”。

更新世后期,长江主泓逐渐南移至今长江道上,而原来被废弃的古河道因全新世以来倾掀下陷作用,逐渐扩展成湖,并与九江盆地南缘的宽阔长江水面相合并,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湖泊,即彭蠡泽。当时的长江出武穴口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形成了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城,南至九江市,东至鄂皖边界的冲积扇,江水在冲积扇上分为多支,即《禹贡》里所谓的“九江”,东至扇前洼地汇人彭蠡泽。可见古代彭蠡泽主体部分在江北,相当于今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江南仅为今鄱阳湖的颈部。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南巡,“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寻阳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枞阳今属安徽,所过彭蠡在江北无疑。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